【導讀】從低功率測試測量設備,到大功率的電機驅動,DC/DC轉換器幾乎能夠應用在如醫(yī)療、運輸設備等任何一個行業(yè)中。使用DC/DC轉換器的主要原因是將負載電壓和電源電壓相匹配(例如從24V供電給3.3V微處理器板)、輸出與輸入端之間相互隔離(例如一個電氣隔離轉換器可以保護患者免受危險電壓的傷害),同時增加故障保護功能(幾乎所有穩(wěn)壓輸出轉換器都可以承受輸出端的永久短路)。
大多數工業(yè)級轉換器具有2:1或4:1的輸入電壓范圍。例如,標稱24V輸入的2:1轉換器可在18-36Vdc范圍內工作(24V鉛酸電池的電壓范圍,包括電池充電器的開路電壓),而4:1轉換器可在9-36V范圍內工作(12V或24V鉛酸電池的電壓范圍)。
很少有隔離式轉換器提供超過4:1的輸入電壓范圍。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最小輸入電壓的輸入電流至少是最大輸入電壓下輸入電流的四倍,因此很難設計一個既能處理范圍一端的高輸入電壓,又能處理另一端高輸入電流的輸入級。第二個原因是隔離式轉換器通常使用PWM(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來調節(jié)輸出電壓且不受輸入電壓或輸出負載影響,而有效的調節(jié)范圍僅4:1,由最小開啟時間與最大關斷時間之比來定義。
之所以有最小開啟時間的原因是它是功率級的反應時間。如果脈沖寬度減得太多,那么功率開關晶體管將無法迅速地做出反應。此外,在這個極窄的脈沖中的任何抖動都會被功率級放大,從而導致輸出電壓的調節(jié)性降低(如果1ms脈沖的抖動為100μs,輸出電壓變化為10%)。在另一端,在最小輸入電壓下,驅動晶體管無法一直保持開啟狀態(tài),因此必須以最小的關斷時間將其關斷。脈沖的關斷時間必須足以讓變壓器復位,所以通常比最小開啟時間長得多。這兩個脈沖寬度的限制說明了PWM控制器不能在超過4:1的輸入電壓范圍內工作,并同時保持正常的調節(jié)性能。
圖1:PWM控制的DC/DC轉換器工作原理(來源:DC/DC知識手冊,RECOM)
標準的工業(yè)DC/DC轉換器輸入電壓范圍由電信系統(tǒng)定義(12V、24V或48VDC電池電源)。鐵路應用還會使用更高的72V、96V或110V電池電壓。最常見的干線鐵路總線電壓是110Vdc,但是輕軌和電車通常使用較低的電池電壓。針對機車車輛用電子設備的EN50155標準在最新版本中還包括了28V和36V的選項:
圖2:根據EN50155:2017的DC輸入電壓范圍(包含瞬態(tài))
我們可以馬上看到EN50155標準的輸入電壓范圍和傳統(tǒng)的DC/DC輸入電壓規(guī)格存在的問題。傳統(tǒng)的三種DC/DC轉換器(標稱24V、48V和110V)適用于所有標準鐵路電源電壓包括瞬態(tài),但是增加的28V電池電壓會打破這個模式。雖然28V系統(tǒng)的標稱電源電壓在24V DC/DC轉換器的輸入范圍內,但是最大電源電壓過高。雖然28V的最大輸出電壓在48V DC/DC轉換器的范圍內,但最小電壓又太低,結果都不適合!
針對這個難題有兩種解決方案:增加一個標稱36V輸入DC/DC轉換器,讓四種不同設計涵蓋所有輸入電壓,或者設計一個11:1輸入范圍的轉換器,讓一個轉換器涵蓋所有可能的情況。
此時您可能會想:“等等!首先我們聽到4:1是極限,而現在提出了11:1的解決方案!” 是的,雖然沒有辦法解決4:1輸入范圍問題,但是您可以將兩個轉換器組合在一起,先是一個低輸入電壓的前置轉換器升壓,接著是高輸入電壓隔離4:1轉換器。升壓轉換器的拓撲優(yōu)勢在于輸入電壓高于設定輸出電壓時,功率晶體管會一直處于關斷狀態(tài),然后輸入電壓直接通過二極管的負壓降(圖3)。另一個優(yōu)點是升壓轉換器級不需要隔離,所以也不需要考慮變壓器的復位時間,同時輸入電壓范圍可以遠大于4:1。因此,輸入范圍不僅限于8:1(4:1接著4:1),而且可以達到12:1(8:1接著4:1),如圖4所示。
圖3:升壓轉換器拓撲。如果Vin> Vout,輸出電壓隨著輸入電壓升高。
圖4:12:1輸入范圍DC/DC轉換器。非隔離升壓級之后是常規(guī)的4:1隔離式DC/DC轉換器。
根據這個原理,RECOM提供四種不同輸入電壓范圍為10:1或12:1的多合一超寬輸入范圍DC/DC轉換器:
每個轉換器系列都可以在24V、28V、36V、48V、72V、96V或110Vdc標稱電源電壓下工作,包括EN50155標準所定義的欠壓和過電壓瞬態(tài)。轉換器提供12V、15V、25V或48V的隔離輸出。 40W和60W版本也具有5V輸出。
轉換器在整個輸入電壓范圍內具有穩(wěn)定的效率,因此僅需要一款產品來涵蓋所有的鐵路電源電壓,從而減少最終安裝所需的物流、文檔以及技術支持等費用。這也意味著該電源可用于干線鐵路、輕軌或電車應用,從而降低開發(fā)和生產成本。
References
1, Please refer to the DC/DC Book of Knowledge,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系小編進行處理。
推薦閱讀: